所谓DDS技术是直接数字合成技术(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的简称,包括安捷伦、泰克、普源精仪等厂商的高性能信号源都基于DDS技术。该技术1971年3月由美国学者J.Tierncy、C.M.Rader和B.Gold最先提出,这是一种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要波形的新的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同传统频率合成技术相比,DDS技术具有频率分辨率高、变频速度快、变频相位连续、相位噪声低等优点,易于功能扩展、便于全数字化集成、容易实现对输出信号的多种调制,是近年来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基础。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虽然大部分厂商都已经应用了DDS技术,但是由于实现方式不同,产生任意波的任意程度有本质的差别。现行的两种DDS实现方式包括:1、应用可编程逻辑和DAC搭建DDS电路;2、直接利用采购的DDS芯片。在刚刚列举的产品中,只有普源精仪采用的是前者,其余厂商或者直接采购DDS芯片,或者尚未脱离模拟技术。
目前市面上直接采购的DDS芯片,价格昂贵、功能固定单一,采用这一方案的信号发生器并不能够真正实现“任意波”,而且所谓的“任意波”采样率也很低,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而普源精仪的DG系列产品基于FPGA的技术设计实现DDS,不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功能进行灵活地修改、配置,还让信号发生器的功能更加强大,可以实现深存储的任意波功能或调制功能。如果信号发生器不能提供真正的任意波,将会给实验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采用哪种DDS实现方式是选购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一点。
由于性能的提升,普及型产品已经可以满足电子工程实验室日常实验、AM和FM信号通信原理教学实验和扫频信号滤波器特性分析等内容要求,成为教育等市场的首选产品。